2025年10月14日下午,我校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主任程海燕和留学生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陈明泓应国际合作交流处邀请,就2026年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进行了线下专场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余玲主持,国际合作交流处国(境)外项目科老师,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文学等专业的20余名学生到场参加。
程海燕以自身的海外教学与文化体验为例,向同学们展现了在孟加拉和土耳其两国孔子学院的跨文化实践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她通过“所见、所感、所获”三个维度,分享了从文化冲击到独立人格塑造、从视野开阔到学术能力提升的完整历程。她表示,海外实习不仅能够锻炼语言与教学能力,还能提升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素养,激励学生在世界坐标中定位自我,将经历转为人生与职业发展的硬实力。

陈明泓系统介绍了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的整体框架与实施流程,内容涵盖语合中心的职能定位、志愿者报名条件与选拔流程、岗位类型与特点、考试培训安排、职业发展路径以及证书考试改革等方面,为有意向赴海外从事中文教学的学生提供了清晰指引。她强调,该项目不仅助力中文国际推广,也为志愿者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学子用中文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由中外语言合作与交流中心推出,设立至今已经20余年,该项目已向全球160多个国家累计派出7万余名志愿者,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在“家门口”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机会,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校已有多名学生通过该项目走向世界,他们积极融入当地,与民众友好交往,展现了越秀学子践行促进汉语推广与教学、推动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命和担当。